时值春夏之交,气温升高、雨水充沛,野生蘑菇迎来了生长旺季,很多人觉得野生菌味道鲜美便自行采摘或购买食用。因此,我省同时进入了野生菌中毒高发季节。我省有哪些野生毒蘑菇?如何避免食用毒蘑菇中毒?食用了有毒的蘑菇后该如何急救?省卫生健康委健康教育宣传中心给出提示。
湖南常见的毒蘑菇有哪些?
进食毒蘑菇后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幻听幻视等精神症状,还可导致肝肾损伤,甚至是直接死亡。据统计,湖南省常见的毒野生菌有100余种,其中,灰花纹鹅膏、裂皮鹅膏、亚稀褶红菇、肉褐鳞环柄菇、条盖盔孢伞是引起全省蘑菇中毒致死事件的几大元凶。下面我们来看看这几大元凶长啥样:
【资料图】
△灰花纹鹅膏
△裂皮鹅膏
△亚稀褶红菇
△肉褐鳞环柄菇
△条盖盔孢伞
如何预防野生蘑菇中毒?
要避免毒蘑菇中毒,应做到不采食不认识或没有吃过的蘑菇。专家提醒:头上戴帽(有菌盖),腰间系裙(有菌环),脚上穿鞋(有菌托)的野蘑菇不要采。因为有“菌盖、菌环、菌托”的蘑菇多为鹅膏属,而鹅膏属的蘑菇大多都含毒或剧毒。但需要注意的是,没菌托和菌环的蘑菇也可能有毒。由于蘑菇的形态多种多样,不同地区或生长阶段不同的同一种毒蘑菇,其形态也不一样。在野外,无毒的蘑菇往往与有毒的蘑菇混生,外观相似,极易误采食。即使是经验十分丰富的生物学家,往往也需要借助实验室专业仪器才能进行精准鉴别。而非专业人员仅凭经验,靠形态、气味、颜色等外貌特征来辨识,是很难准确识别毒蘑菇的。
食用有毒的蘑菇后该如何急救?
目前对于有毒野生蘑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若不慎食用毒蘑菇,应立即进行催吐,但若中毒者出现昏迷则不宜进行人为催吐,否则容易引起窒息。必须尽快送往医院治疗,保留毒蘑菇的样品以供有关部门的鉴定和医护人员救治参考。此外,专家建议吃蘑菇的同时不要饮酒,因为酒精能加速毒素的吸收,一旦吃到的是毒蘑菇,会加速毒素的扩散。
目前没有简单易行、快速有效的识别蘑菇是否有毒的方法,避免毒蘑菇中毒,最安全的方法就是不采食野生蘑菇,不食用来源不明的蘑菇,更不要购买个人采摘售卖的蘑菇。对于市场上售卖的野生蘑菇,也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千万不要轻易食用。
潇湘晨报记者夏盛 通讯员凌建军
X 关闭
-
2023-05-23
野生蘑菇迎来旺季,湖南常见的毒蘑菇有哪些?省卫健委发布“防毒”提示
-
2023-05-23
今日热门!法庭出了判决书后又下达修正判决书,如2023年5月1日出了判决书,5月10日下达修正判决书
-
2023-05-23
全球观焦点:“数实”加速相融 发展引擎“轰鸣”|贵州以融合为方向,全面推进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
2023-05-23
台湾食药署发布边境查验不合格食品名单(5月23日)
-
2023-05-23
2022年01月04日最新发布:戴尔终于推出了AMD驱动的G515SE笔记本电脑_热点在线
-
2023-05-23
全球短讯!创业板公司上半年业绩抢先看 8家预增
-
2023-05-23
培养大学生阳光坚韧的性格
-
2023-05-23
A股掀起新一轮“易主”潮:国资加速产业整合
-
2023-05-23
全球快讯:崔兴国
-
2023-05-23
探寻医药与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威海样本”|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