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朗诵应注意哪些问题?
1、区分诗类,注意风格
(相关资料图)
应该有准确、深入的理解和体会,相应的*以及丰富的表达技能之外,对风格的把握也不能够忽视。不同类别和不同风格的诗应该有不同说完表现形式,朗诵时要区别对待,选择最适当的方式来表现。
2、不模仿他人
别人的表达处理源于他的性格、气质、经历、体味、情感等。如果不是自己真实情感的流露而是一味地去模仿别人的情感,就会有一种缺少内心支撑,有形无魂的感觉。
3、不上调,要自然
由于诗歌具有节奏感强、音律音韵方面的特点,所以有些人从朗诵起来喜欢上调,这几乎已经成为了一种模式,使人听了很容易厌倦了这种固定模式。
4、注意“啊”的处理
诗朗诵中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感叹词“啊”用的比较多。诗人往往用“啊”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浓郁情节,但是如果朗诵者体会不到或者是表达功力欠缺,都不能够处理好语气词。
扩展资料
技巧
朗诵前的准备
朗诵是要求朗诵者通过原作的字句,用有声语言传达出原作的主要精神和艺术美感。不仅要让听众领会朗诵的内容,而且要使其在感情上受到感染。
(一)选择朗诵材料
选择材料时,首先要注意选择那些语言具有形象性而且适于上口的文章,。因为形象感受是朗诵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干瘪枯燥的书面语言对于具有很强感受能力的朗诵者也构不成丰富的形象感受。其次,要根据朗诵的场合和听众的需要,以及朗诵者自己的爱好和实际水平,在众多作品中,选出合适的作品。
(二)把握作品的内容
准确地把握作品内容,透彻地理解其内在含义,是作品朗诵重要的前提和基础。
1.正确、深入的理解
朗诵者要把作品的思想感情准确地表现出来,需要透过字里行间,理解作品的内在含义,首先要清除障碍,搞清楚文中生字、生词、成语典故、语句等的含义,不要囫囵吞枣。望文生义。其次,要把握作品创作的背景、作品的主题和情感的基调,这样才会准确地理解作品,才不会把作品念得支离破碎,甚至歪曲原作的思想内容。
2.深刻,细致的感受
有的朗诵,听起来也有着抑扬顿挫的语调,可就是打动不了听众。如果不是作品本身有缺陷,那就是朗诵者对作品的感受还太浅薄,没有真正走进作品,而是在那里“挤”情、“造”性。听众是敏锐的,他们不会被虚情所动,朗诵者要唤起听众的感情,使听众与自己同喜同悲同呼吸,必须仔细体味作品,进入角色,进入情境。
3.丰富、逼真的想象
在理解感受作品的同时,往往伴随着丰富的想象,这样才能使作品的内容在自己的心中、眼前活动起来,就好象亲眼看到、亲身经历一样。。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朗诵
标签: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
2023-05-08
朗诵古诗应该具备哪些 诗歌朗诵应注意哪些问题?
-
2023-05-08
逆水寒手游交子介绍 交子作用详解 全球播报
-
2023-05-08
每日快讯!内蒙古乌海市市场监管局开展校园周边“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酒类食品”专项整治工作
-
2023-05-08
环球观速讯丨华为将于5月18日发布新系列平板 轻办公体验迎来升级
-
2023-05-08
天天日报丨一季度,山西乡村居民用电量首超城镇居民用电量
-
2023-05-08
全球百事通!老房“焕新”带来生活“新体验”|共建美丽家园 共享美好生活
-
2023-05-08
王者荣耀沈梦溪KPL皮肤匿光破解者爆料,主题设计思路介绍 焦点速讯
-
2023-05-08
好一多领鲜|天眼早新闻 5月8日|环球今日讯
-
2023-05-08
我国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成功着陆|速看料
-
2023-05-08
外地游客和多日深度体验者持续增加 环球度假区溢出效应扩大